• 今天是,歡迎您訪問平山縣明岳礦業貿易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G8758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灰巖礦

    發布時間:2022-10-06 21:19:15 發布人:點擊次數:210

    1、概述

    1.1礦區位置及隸屬關系

    1.1.1礦區位置

    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礦區位于平山縣城西南部山區的黃米草坪村南,距離縣城40km,直距約26km,行政隸屬古月鎮管轄。礦區東側有古月鎮—小作鎮公路,交通便利,礦石外運條件較好。

    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于2008年5月對該礦區進行了采礦權設置方案設計,已報經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批準(石政函[2010]113號),批準的礦區范圍拐點坐標為:

    點號     X                 Y

    1   4227510     38490772

    2   4227370     38491150

    3   4227234     38491200

    4   4227164     38490968

    5   4226918     38491056

    6   4226891     38490964

    7   4227036     38490833

    8   4227087     38490823

    9   4227130     38490789

    10    4227256      38490772

    11    4227320      38490716

    12    4227416      38490683

    礦區面積:0.1578km2 ,開采深度: 984.1m至750m。

    由于礦區范圍內的地形最高標高為984.1m,因此設計推薦礦山的開采深度上限為984.1m;又由于礦區范圍內的資源儲量最低標高為750m,設計推薦礦山開采深度的下限為750m;為此該采礦權開采深度確定為984.1m~750m。

    1.1.2 隸屬關系和企業性質

    礦山行政區劃隸屬平山縣古月鎮管轄,經濟類型為私營企業性質。

    1.2編制依據

    1.2.1 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1)平山縣礦產資源豐富,古月鎮黃米草坪村一帶古生界奧陶系地層中蘊藏有較豐富的優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為了將資源開發納入規范化管理渠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石家莊太行礦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進行地質普查工作,200712月編制完成了《河北省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普查地質報告》。該普查地質報告通過了石家莊市礦產儲量審查辦公室的評審(市儲審字[2007]43號),并在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評審備案(石國土資備儲[2007]38號)。

    2)2008年5月,受平山縣國土資源局委托,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對平山縣石家莊村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進行了采礦權設置方案設計,編制完成了《平山縣黃米草坪、石家莊村等兩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區采礦權設置方案》,并上報石家莊市人民政府批準。

    3)礦山的開發資金已經到位,交通、供水、供電條件均較好。機構設置健全,人員結構合理,技術力量較好,能滿足礦山的生產技術管理需要。

    本次“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是為礦山辦理采礦許可證而編制的。

    1.2.2 依據的主要基礎資料

    1)石家莊太行礦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編制的《河北省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普查地質報告。 

    2)石家莊市礦產儲量審查辦公室2007年12月21日“《河北省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普查地質報告評審意見書”,市儲審字[2007]43號。

    3)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2007年12月27日出具的“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對《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區地質普查報告》等兩個報告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石國土資備儲[2007]38號。

    4)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于2008年5月編制的《平山縣黃米草坪、石家莊村等兩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區采礦權設置方案》。

    5)石家莊市人民政府2010年10月25日“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于對井陘縣上莊東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區采礦權設置方案等六個采礦權設置方案的批復”,石政函[2010]113號。(《平山縣黃米草坪、石家莊村等兩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區采礦權設置方案》即為六個采礦權設置方案之一)。

    6)礦山提供的其它設計基礎資料。

    2、礦產品需求現狀和預測

    2.1產品在國內外需求現狀及市場供應情況

    “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地發展。建材工業是與基礎設施建設、住行消費升級及加快城市化進程密切相關的產業,隨著國家各項發展國民經濟戰略的實施,河北省經濟建設面臨著新的飛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市級重點工程愈來愈多,一大批水利、電力、道路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都將逐步實施,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鎮和住宅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也將提速,這些都將對水泥、建筑石料、玻璃等形成旺盛的需求。

    本礦山生產的礦石主要用于建筑石料,目前市場需求量較大,銷售形勢良好,經濟效益較好。

    因此設計認為本礦山產品銷售市場渠道暢通。

    2.2 礦產品價格分析

    目前,礦山及附近所產同類礦石價格均在40元/m3上下,據有關部門調查分析認為近年來我國建筑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穩定發展,因此該礦山所產礦石的銷售價格短期內不會有較大的變動。

    3、礦產資源概況

    3.1礦山總體概況

    礦區范圍內未進行過專門的地質礦產勘查工作。19911994年河北地質學院完成的1:5萬《辛莊幅》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涉及本區;本次普查工作礦區地層及巖性的劃分即采用該工作成果;1987年4月11月石家莊綜合地質大隊完成的井陘縣地質礦產調查包括該區。

    2007年10月,石家莊太行礦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進行地質普查工作。參考該區以往地質資料成果,通過礦區1:2千地形、地質測量、1:1千勘查線剖面測量,系統探槽揭露刻槽取樣及化驗測試等工作,圈定礦體并估算礦石資源儲量,12月最終提交《河北省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普查地質報告》。通過本次地質普查工作,區內共獲得建筑石料用灰巖礦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207.4877×104m3。

    3.2該設計項目的資源概況      

    3.2.1礦床地質特征及構造特征

    3.2.1.1礦床地質特征

    1)礦體特征

    礦體賦存于磁縣組一段Oc1)地層中,呈帶狀,環繞山體展布,并延出區外。巖性以青灰色致密塊狀生物屑泥晶灰巖為主,亦有少量花斑狀白云巖化蟲孔灰巖、蟲孔白云巖。礦體傾50°60°,傾角15°25°;區內控制長度620m,出露寬度100m~350m,平均寬度約150m。礦體內沒有夾石,產狀基本穩定,厚度變化較大,其中第4線厚度最大170m);第6線最薄37m)。礦體為一單斜層狀礦體,無覆蓋層,巖石堅硬,呈陡坡狀地形。

    2)礦石質量特征

    區內礦石類型為青灰色厚層致密塊狀生物屑泥晶灰巖白云巖化蟲孔灰巖。

    生物碎屑灰巖青灰色,生物碎屑結構,塊狀構造,巖石局部有褐灰色灰泥質條帶分布,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含量大于90%。少量白云石,微量泥質。

    白云巖化蟲孔灰巖:灰色,微晶—顯晶結構,花斑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含量大于90%。少量泥質。白云石集合體呈淺灰色不規則團塊狀分布于礦石中,風化后白云石團塊呈黃褐色。

    礦石中化學成分:CaO含量43.27%50.36%,平均48.82%;MgO含量0.26%1.25%,平均0.79%。以上化學成分含量能滿足熔劑用石灰巖工業指標的要求。

    礦石平均體重2.70t/m3;平均濕度0.18%。礦石破碎后松散容重1.3t/m31.7t/m3,平均1.5t/m3;松散系數:43%48%,平均46%。

    礦石抗壓強度見表3-1。

                    礦石抗壓強度一覽表                  3-1 

    巖性

    平行層面(MPa)

    垂直層面(MPa)

    生物碎屑灰巖

    平均

    最大值

    平均

    最大值

    67

    114.8

    83.2

    120.3

    白云巖化蟲孔灰巖

    平均

    最大值

    平均

    最大值

    64.3

    111.5

    80.2

    117.8

    3)礦層頂、底板特征

    該礦床礦層直接裸露,無頂板覆蓋;底板為北方嶺組上部巖層青灰色中層狀生物屑泥晶灰巖。底板巖石產狀平緩,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未受構造破壞,穩定性好。

    4)礦床成因

    本礦床為以化學沉積為主的淺海相沉積礦床。

    3.2.1.2構造特征

    礦區構造不發育,巖層總體呈單斜產出,局部有舒緩褶曲,巖層傾向55°65°,傾角15°25°。

    3.2.2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1)水文地質條件

    礦區屬中低山半干旱地區,最高海拔984.1m,最低海拔564m,地形切割嚴重,沖溝發育,地表水排泄暢通。

    區內巖層穩定,溶洞、節理裂隙不發育,裂隙水微弱;礦床最低開采標高750m,最高開采標高984.1m,均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雖然礦區西鄰季節性河床,但一般年份通常無水,雨季有短暫洪流,對礦床開采亦無影響。大氣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補給來源,蒸發及地表徑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本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類型。

    2)工程地質條件

    礦床為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及純灰巖,礦石致密堅硬,傾角平緩。該礦床礦體裸露,無頂板覆蓋,呈厚層狀產出,層位穩定,厚度大,地貌上常呈數十米高的陡坎或陡壁,穩固性好,坡度角多為70°左右。礦層產狀、外觀特征及化學成分與底板近礦圍巖沒有明顯區別。

    圍巖產狀較平緩,未遭受大的構造破壞,石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地形陡峭,穩固性強。地表自然邊坡一般在40°以上,適于露天開采。

    總之,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

    3)環境地質條件

    礦床位于邊遠山區,且植被稀少,礦層露天開采只需安排好礦渣的堆放,不會對環境及植被造成破壞,亦不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小結

    綜上所述,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環境地質條件均屬簡單類型。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屬簡單類型(Ⅰ)。

    3.2.3礦產資源儲量

    3.2.3.1設計依據的《普查地質報告》提交的資源儲量

    設計依據的《地質普查報告》中采用水平投影圖地質塊段計算的礦區內礦產資源儲量。

    截至2007年12月底,礦區內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巖礦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207.4877×104m3560.2168×104t)。

    3.2.3.2本次設計利用資源儲量

    本次設計為露天開采,設計進行了露天境界的圈定,露天境界內采用分層平面圖平行斷面法進行設計利用礦產資源儲量估算。

    最終露天境界內(333)類礦石量125.0851×104m3337.7298×104t),無剝巖量。

    本礦區范圍內4~6線之間的山勢較陡,地表地形傾角在55°以上,為了保證礦山開采的安全,此部位的資源儲量本次設計不利用;但可以作為礦山的后備礦源。

    3.2.4對地質資料的評述

    設計依據的地質資料為石家莊太行礦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編寫的《河北省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灰巖礦普查地質報告》,此報告是在充分收集原有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通過野外地質工作與室內資料整理編寫而成的。該報告于2007年12月21日由石家莊市礦產儲量審查辦公室評審通過(市儲審字[2007]43號),并于2007年12月27日由石家莊市國土資源局進行了評審備案(石國土資備儲[2007]38號)。

    綜上所述,該報告提交的資源儲量可作為本次編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的依據。

    4、主要建設方案的確定

    4.1開采方案

    4.1.1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

    礦山的生產規模確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對礦山的生產能力進行驗證,采礦規??梢赃_到20.0×104m3/a。

    2)批準的采礦權設置方案中的生產規模為15.0×104m3/a。

    3)圈定的露天采場內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資源儲量(333) 類礦石量為125.0851×104m3。如果考慮98%的礦石回采率,2%的廢石混入率,礦山可采出礦石125.0851×104m3,按規模15×104m3/a 進行生產,礦山的服務年限為8.34年,作為地方小型礦山來說,是比較合理的。因此,確定礦山的生產規模為15×104m3/a。

    本礦山的產品主要為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原礦,礦石塊度≤500mm。

    4.1.2確定開采儲量

    根據地質普查報告及評審意見,礦區內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巖礦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儲量(333)207.4877×104m3。

    經進行露天境界的圈定,露天開采境界內圈定的礦石量(設計利用儲量)(333)125.0851×104m3。

    預可采儲量122.5834×104m3(考慮98%的礦石回采率)。

    4.1.3 礦床的開采方式

    礦體賦存于磁縣組一段地層中,呈帶狀環繞山體展布,礦體傾向50°~60°,傾角15°~25°。礦體內無夾石,無覆蓋層,巖石堅硬,呈陡坡狀地形。采用露天開采剝采比很小,適合采用露天開采,因此設計確定本礦山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

    4.1.4開拓運輸方案及廠址選擇

    本礦山為山坡露天礦,礦山的采礦規模為15×104m3/a,設計采用2m3挖掘機裝車,運礦汽車運輸,因此開拓運輸方案為公路開拓汽車運輸。由于礦區山坡地形較陡,運輸公路采用固定線路,采場外折返式布置,從山下公路向上延伸到采場,以保證礦山的運輸正常進行。

    運礦道路按礦山三級道路等級建設,固定和半固定線路一般只允許修筑挖方路基,僅對山坡開采的極個別條件惡劣而又無法回避的局部地段,才允許采用局部填方路基,但填方一般不大于路基寬的1/4~1/3,且其邊坡一定要進行加固,以保證路基的安全。

    線路的最大合成縱坡坡度不大于9%,最大縱坡限制長度200m,緩和坡段最小長度50m~80m,連續1km路段的平均縱坡不大于6.5%,道路寬度單線4.5m,雙線段不小于8m。豎曲線最小半徑200m,最小長度20m,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小于15m,停車視距20m,會車視距40m。

    采礦工業場地布置在露天采場附近爆破危險范圍之外。

    4.2防治水方案

    礦區屬中低山半干旱地區,最高海拔984.1m,最低海拔564m,地形切割嚴重,沖溝發育,地表水排泄暢通。區內巖層穩定,溶洞、節理裂隙不發育,裂隙水微弱;礦床最低開采標高750m,最高開采標高984.1m,均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雖然礦區西鄰季節性河床,但一般年份除雨季有短暫洪流外,通常無水,對礦床開采亦無影響。大氣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補給來源,蒸發及地表徑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本礦山為山坡露天礦,露天采場的大氣降水和開采涌水可以通過自流排出采場。

    5、礦床開采

    5.1露天開采境界圈定的原則與方法

    5.1.1露天開采境界圈定的原則

    本礦山開采范圍內,無覆蓋層,因此本次設計不考慮經濟合理剝采比計算,按照批準的礦區范圍和地質普查報告提供的儲量邊界進行圈定。

    5.1.2露天開采境界的確定

    礦床為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及純灰巖,礦石致密堅硬,傾角平緩。礦體裸露,無頂板覆蓋,呈厚層狀產出,層位穩定,穩固性好。圍巖產狀較平緩,未遭受大的構造破壞,石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地形陡峭,穩固性強。參考附近同類礦山的邊坡參數及地質普查報告的儲量計算邊界,設計按55°圈定露天采場邊幫角。

    由于本礦區的地形較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批準的礦區范圍及地質普查報告提供的儲量計算邊界圈定了南北兩個露天采場。

    露天采場圈定的礦石量125.0851×104m3。

    北露天采場的上口尺寸平均300m×130m,下口尺寸平均100m×70m。

    南露天采場的上口尺寸平均80m×60m,下口尺寸平均40m×20m。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露天邊坡角是一個涉及到礦山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高低的關鍵參數,采用類比法確定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國內一般主張對露天礦山在進行設計前應進行露天邊坡穩定性的勘察研究工作。本礦山的地質報告中缺少工程地質勘察,因此建議礦山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邊坡穩定性研究工作,并在生產中必須加強邊坡的現場觀察工作,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隨時修改露天邊坡,作到安全生產。通過邊坡穩定性研究,確定合理邊坡參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設計礦山的兩個生產階段合并為一個最終階段,最終階段高度為20m。

    本礦山將清掃平臺和安全平臺合二為一,不再設置專門的清掃平臺,利用安全平臺進行清掃,可以滿足安全要求。

    5.1.3露天采場最終邊坡要素

    根據確定的最終采場邊坡角計算露天采場最終邊坡要素如下:

    最終階段高度:20m(并段后);

    最終臺階邊坡角:75°;

    采場邊幫角:55°;

    安全平臺寬度:7.2m;

    采場邊坡最大高差:北采場230m,南采場70m。

    5.2礦山生產能力驗證

    5.2.1按可布裝載機工作面數目計算

    本礦山采用2m3挖掘機采裝,汽車運輸,礦山的生產能力按下式計算

          A=NnQ

    式中:A——礦山生產能力  m3/a

          N——一個臺階可布置的挖掘機臺數 1臺

          n——同時工作的臺階數1個

    Q——挖掘機生產能力20.0×104m3/a

    經計算礦山采礦生產能力可以達到20.0×104m3/a。

    5.2.2按新水平準備速度驗證

    本礦山為露天開采,新水平準備工作包括掘溝及擴幫至最小工作平臺寬度,準備工程量很小,新水平準備時間很少,年下降速度特別大,據此計算礦山的平均采礦生產能力可以超過20.0×104m3/a。

    通過以上二種方式驗證礦山生產能力的結果可以看出,礦山的采礦生產能力可以達到20.0×104m3/a。

    5.3礦山服務年限

    礦山的預可采儲量為122.5834×104m3,考慮2%的廢石混入率,可以采出礦石125.0851×104m3,按照15×104m3/a生產規模進行生產,礦山的服務年限為8.34年。具體計算如下:

    T=Q/A(1-β)

    式中:T-礦山的服務年限(年)

       Q-礦山的預可采儲量(122.5834×104m3

        A-礦山的生產規模(15×104m3/a)

       β-廢石混入率(2%)

    經計算T=8.34年。

    5.4 利用遠景儲量擴大礦山生產能力和延長礦山生產年限的可能性

    由于本礦區內地質條件比較簡單,礦層界線分明。從地質地形圖上可以看出,礦體已經延伸出礦區。因此,在礦區的周邊有較好的遠景儲量,通過擴大礦區范圍,,探明周邊礦體,增加礦石儲量,本礦山有延長服務年限的可能。

    5.5爆破危險區界線的圈定

    礦山的工業場地、空壓機站、生活區等地面建筑應建在爆破危險區范圍之外。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爆破安全規程》,爆破危險區按以下原則確定:

    1)本礦山采用中深孔臺階爆破,不合格大塊采用液壓碎石機破碎。參考《爆破安全規程》,中深孔臺階爆破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為300m,確定爆破個別飛散物對設備和礦山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300m。

    2)臨近建筑物進行爆破,應按爆破振動和爆破沖擊波安全允許距離≤200m,計算爆破炸藥量。

    考慮到修路及開始剝巖可能采用淺孔爆破,由此確定礦山爆破危險區從露天采場輪廓線向外300m劃定。另外,在進行爆破時,按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設置爆破警戒線。爆破時禁止所有人員進入礦山爆破警戒線之內,以確保爆破工作安全進行。見附圖G8758-2。

    5.6礦山開采技術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對采礦方法的影響

    礦區內巖層穩定,溶洞、節理裂隙不發育,裂隙水微弱;礦床最低開采標高750m,最高開采標高984.1m,均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雖然礦區西鄰季節性河床,但一般年份除雨季有短暫洪流外,通常無水,對礦床開采亦無影響。大氣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補給來源,蒸發及地表徑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礦床為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及純灰巖,礦石致密堅硬,傾角平緩。該礦床礦體裸露,無頂板覆蓋,呈厚層狀產出,層位穩定,厚度大,地貌上常呈數十米高的陡坎或陡壁,穩固性好。圍巖產狀較平緩,未遭受大的構造破壞,巖石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地形陡峭,穩固性強。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

    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對采礦方法的選擇沒有特別的要求。

    5.7采礦方法選擇

    根據礦體的開采技術條件,考慮到本礦山的特點,設計確定采用露天臺階采礦法,采用YQZ-100型潛孔鉆機鑿巖,炮孔孔徑為100mm,裝載采用2m3挖掘機裝礦,運輸礦石使用自卸汽車運輸,露天采場的采礦階段高度為10m,采用中深孔鑿巖,鑿下向75°炮孔,炮孔采用三角形布置,采用粉狀硝銨炸藥、導爆管微差爆破技術進行爆破。礦石由自卸汽車運到附近的工業場地進行破碎,剝離的廢石運至排土場地集中堆存。

    5.8采礦工作面結構參數及主要技術指標

    1)工作面長度:(100~150)m;

    2)最小工作平臺寬度:30m;

    3)采礦工作臺階高度:10m;

    4)采礦臺階坡面角:75°;

    5)炮孔間距:3.0m×3.0 m(排距×間距);

    6)礦山年采礦石量:15×104m3;

    7)礦石回采率:95%;

    8)廢石混入率:5%。

    5.8采礦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采礦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安全規程,確保安全生產。

    2)爆破時,警戒必須到位,必須按照規程進行,確保安全生產。

    3)采礦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采礦方法和參數。同時,在開采過程中,對采礦方法和參數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4)地質報告中按60°圈定了資源儲量,由于本礦山的地形較陡,露天采場邊坡最大高差達230m,為了保證開采的安全,設計按55°圈定了礦山的開采境界,可以確保開采的安全。

    6、環境保護

    6.1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

    礦區屬中低山半干旱地區,最高海拔984.1m,最低海拔564m,地形切割嚴重,沖溝發育,地表水排泄暢通。

    區內巖層穩定,溶洞、節理裂隙不發育,裂隙水微弱;礦床最低開采標高750m,最高開采標高984.1m,均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雖然礦區西鄰季節性河床,但一般年份除雨季有短暫洪流外,通常無水,對礦床開采亦無影響。大氣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補給來源,蒸發及地表徑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礦床為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及純灰巖,礦石致密堅硬,傾角平緩。該礦床礦體裸露,無頂板覆蓋,呈厚層狀產出,層位穩定,厚度大,地貌上常呈數十米高的陡坎或陡壁,穩固性好,坡度角多在70°左右。礦層產狀、外觀特征及化學成分與底板近礦圍巖沒有明顯區別。

    圍巖產狀較平緩,未遭受大的構造破壞,石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地形陡峭,穩固性強。地表自然邊坡一般在40°以上,適于露天開采。

    礦層直接裸露,無頂板覆蓋,無外剝離量;礦層內無大的夾層,只有個別地段有很少泥質夾層,內剝離量也很小,對礦床開采影響不大,礦床適宜露天開采。

    總之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

    礦床位于邊遠山區,且植被稀少,礦層露天開采,只需安排好礦渣的堆放,不會對環境及植被造成破壞,亦不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6.2礦山開采對環境的影響    1)礦山開采不會引起山體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只是修筑上山運礦公路,平整坑口工業場地,對礦區地貌、水土保持和植被將產生一定影響。    2)露天開采結束后,將形成300m×130m和80m×60m的兩個露天采坑,露天邊坡最大高度230m。邊幫上設安全平臺,安全平臺寬度7.2m,最終階段高度為20m(并段后),臺階坡面角75o,露天邊坡角為55°。邊坡穩定性良好。

    3)生產過程產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為:    露天采場排出涌水: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濃度<150mg/L。    露天開采產生的粉塵:鑿巖、爆破、采裝、運輸作業所產生的粉塵和炮煙,粉塵濃度<150mg/Nm3。    廢石:不含有害元素。    噪聲:空壓機產生噪聲,噪聲強度(85~105)db(A)。6.3 設計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根據本工程的污染源狀況,本工程擬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如下:

    廢氣按《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廢水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的二級標準;噪聲按《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的Ⅲ類標準。

    6.4 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

    1)露天采場排出積水:山坡露天采場積水通過自流排走,水中懸浮物<150mg/L,符合GB8978-96的二級標準,可直接排放,用于工農業生產。    2)采礦排出的廢石:本礦山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剝離的廢石,需要建排土場堆存,設計1個排土場,排土場選擇建在匯水面積較小的山溝。

    排土場的臺階高度不要太大,應根據地形布置成多個臺階堆排,每個臺階的高度控制在不超過20m。

    采用合理的排渣順序,避免形成軟弱夾層,將堅硬的大塊巖石堆置于基底,以穩固基底。每個臺階堆排結束后均應在坡面上堆排一定量的大塊巖石反壓坡腳。采用壓實軟弱基底,疏干排水。

    3)空壓機噪聲:通過在空壓機進出口設消聲器,風管外包隔聲材料等措施降低聲源強度,使廠界噪聲達到GB12348-90 Ⅲ類標準的規定要求。

    4)礦山采場產塵量不大,設計采用灑水降塵措施,礦區遠離職工住地、工業廠區和居民生活區,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    5)建議礦山在基建和生產中加強環境保護和綠化工作,在工業場區及道路兩旁進行植樹,種花種草,在礦山閉坑前對廢石場進行覆土造田或栽種樹木、花草進行綠化。    6)礦床開采過程中應注意按礦山開采規范行事,認真規劃采場布局,合理堆放廢石廢渣,使采場布置有序、資源開采利用充分、開采安全有效、廢石廢渣處置得當,形成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和諧共處的地貌景觀。

    7)對露天開采結束后形成的露天采坑,可以采取覆土造田進行利用。每年汛期來臨之前和結束后對露天邊坡進行一次系統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7、安全技術與工業衛生

    7.1工程設計的依據

    7.1.1設計依據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1996年10月30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466號令(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正)(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10)《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2004年3月1日施行);

    11)《無證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國務院第370號令;

    12)《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號令 2005;

    13)《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493號令,2007;

    14)《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3號令 2006;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16)《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6號令 2007;

    17)《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號令 2009年6月8日。

    7.1.2依據的各級政府有關文件

    1)《關于加強建設項目安全措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國家發改委、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改投資[2003]1346號文”;

    2)《關于加強非煤礦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關行業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監總管一字[2005]67號;

    3)《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監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第3號令(1997年1月1日施行);

    4)《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2005年9月1日施行);

    5)《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18號令(2005年2月10日施行);

    6)關于頒發《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驗收辦法》的通知,勞動部勞安字[1992]1號;

    7)關于印發《礦山建設工程安全監督實施辦法》的通知,勞動部發[1994]502號文;

    8)《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的通知》,冀政[2006]69號;

    9)河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及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冀安監管一(2003)10號;

    10)河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河北省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驗收實施辦法〉的通知》,冀安監管一(2005)55號;

    11)《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冀政[2005]21號。

    12)《河北省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實施辦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4號。

    13)《河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基礎管理的實施意見》冀安監管-〔2007〕127號;

    14)《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見》安監總管-〔2010〕75號(2010年5月11日)。

    15)《河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轉發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見》冀安監管一[2010]43號。

    16)《石家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轉發省安監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防治水工作的通知》石安監管[2010]83號。

    1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委辦[2010]17號。

    7.1.3依據的技術規范、規程及標準

    1)《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

    3)《機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觸及危險區的安全距離》GB 23282-2009;

    4)《礦山安全標志》GB14161-2008;

    5)《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1990;

    6)《礦山電力設計規范》GB50070—2009;

    7)《皂素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425-2006;

    8)《粉塵作業場所危害程度分級》GB/T 5817—2009;

    9)《高溫作業分級》GB/T 4200—2008;

    10)《低溫作業分級》GB/T 14440—1993;

    11)《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

    12)《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13)《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

    14)《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1987;

    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16)《金屬非金屬礦山排土場安全生產規則》AQ2005-2005;

    1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18)《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1993。

    7.2自然危害因素分析7.2.1自然地理及氣候條件    礦區位于井陘盆地北西緣,屬中低山區,海拔最高973余米,最低613m,相對高差360m。區內溝谷發育,多呈“V”字形。地勢陡峭,巖石裸露,植被較少,主要為耐旱的荊棘、灌木。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3℃,一月份最冷,最低氣溫可達-18.4℃,平均-2.36℃,七月份最熱,最高氣溫超過39℃,平均25.74℃,年平均降水量350mm~600mm,年蒸發量平均為2100mm,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

    礦區附近經濟欠發達。農業水源缺乏,僅在緩坡、階地處有少量梯田,土地貧瘠,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谷子、豆類及雜糧,產量較低;林業主要為經濟林,以柿子樹、核桃樹為主,種植在山腳坡麓及溝谷中;工礦企業主要有采石場及石材加工廠。區內水資源缺乏,生活用水源于地下水。

    7.2.2工程地質條件

    礦床為厚層生物碎屑灰巖及純灰巖,礦石致密堅硬,傾角平緩。該礦床礦體裸露,無頂板覆蓋,呈厚層狀產出,層位穩定,厚度大,地貌上常呈數十米高的陡坎或陡壁,穩固性好,坡度角多在70°左右。礦層產狀、外觀特征及化學成分與底板近礦圍巖沒有明顯區別。

    圍巖產狀較平緩,未遭受大的構造破壞,石致密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地形陡峭,穩固性強。地表自然邊坡一般在40°以上,適于露天開采。

    礦層直接裸露,無頂板覆蓋,無外剝離量;礦層內無大的夾層,只有個別地段有很少泥質夾層,內剝離量也很小,對礦床開采影響不大,礦床適宜露天開采。

    總之礦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

    7.2.3構造

    礦區構造不發育,巖層總體呈單斜產出,局部有舒緩褶曲,巖層傾向55°65°,傾角15°~25°。

    7.2.4水文地質條件

    礦區屬中低山半干旱地區,最高海拔984.1m,最低海拔564m,地形切割嚴重,沖溝發育,地表水排泄暢通。

    區內巖層穩定,溶洞、節理裂隙不發育,裂隙水微弱;礦床最低開采標高750m,最高開采標高984.1m,均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雖然礦區西鄰季節性河床,但一般年份除雨季有短暫洪流外,通常無水,對礦床開采亦無影響。大氣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補給來源,蒸發及地表徑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7.2.5地震

    本區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

    7.3生產過程危害因素分析

    本礦山采用露天開采,礦山采礦生產規模15×104m3/a;露天邊坡最大高度230m,汽車運輸公路開拓方式。生產環節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設計已充分考慮了露天邊坡的穩定性,根據礦體及圍巖的穩固情況,確定露天邊坡角為55°,但仍不排除邊坡局部破碎的地方發生小規?;碌奈kU,尤其是在雨季,當降雨滲透到邊幫巖石裂隙中后,更容易發生滑坡。    2)爆破產生的地震、飛石、沖擊波等危害,爆破過程中早爆、遲爆和盲炮等不安全因素,以及爆破器材加工、儲運、使用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等。    3)由于道路條件和天氣的影響,運輸過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4)采場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還容易受到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等傷害。    此外還有用電安全、工業場地的防火安全等。7.4 礦山四鄰情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    礦區周圍300m內無居民區與礦區,不存在與四鄰的相互影響。

    7.5設計中采取的預防措施7.5.1總圖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礦山采用中深孔臺階爆破,不合格大塊采用淺孔爆破進行二次破碎。參考《爆破安全規程》,中深孔臺階爆破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為200m,淺孔爆破二次破碎個別飛散物對設備和礦山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300m。

    由此確定礦山爆破危險區從露天采場輪廓線向外300m劃定。另外,在進行爆破時,按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設置爆破警戒線。總圖布置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工業場地等地面建筑均必須高出當地最高洪水位1m以上,在其上游開挖截排洪溝將洪水導入下游排走。    2)設計礦山采用露天開采,公路開拓,運礦道路按礦山三級道路等級建設,固定和半固定線路一般只允許修筑挖方路基,僅對山坡開采的極個別條件惡劣而又無法回避的局部地段,才允許采用局部填方路基,但填方一般不大于路基寬的1/4~1/3,且其邊坡一定要進行加固,以保證路基的安全。

    3)線路的最大合成縱坡坡度不大于9%,最大縱坡限制長度200m,緩和坡段最小長度50m~80m,連續1km路段的平均縱坡不大于6.5%,道路寬度單線4.5m,雙線段不小于8m。豎曲線最小半徑200m,最小長度20m,平曲線最小半徑不小于15m,停車視距20m,會車視距40m。

    4)冬季雪后應及時清掃積雪,路面有冰雪凍結時,應停止車輛的運行。

    5)辦公區、生活區的建構筑物之間的距離,應符合《建筑防火規范》的要求。廠、礦區道路符合《廠礦道路設計規范》。

    7.5.2采礦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1必須按照由上而下開采順序,分成水平臺階正規開采。各作業水平臺階應保持一定的超前距離,嚴禁從下部不分臺階掏采。    2)本礦山為挖掘機裝車,礦巖堅硬穩固,因此確定水平工作臺階高度為10m。    3)采剝工作面禁止形成傘檐、根底和空洞,臺階工作面應保持平整。    4)最小平臺寬度,必須保證運輸和安全的要求。設計最小工作線長度100m150m,最小工作平臺寬度30m。

    5)采剝工作面有浮石時,必須及時妥善處理。如未處理,不得在浮石危險區從事其他任何作業,并須制作醒目危險標志,禁止任何人員在邊坡底部休息和逗留。    6)礦山必須建立健全邊坡安全管理和檢測制度,發現潛在滑坡危險時應及時采取卸載或加固措施。    7)遇大霧、炮煙、塵霧和照明不良而影響能見度,或遇大雨、雪、雷等惡劣氣象條件時應停止作業,將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7.5.3保障露天邊坡穩定及防止邊坡坍塌措施    1)設計根據礦巖性質、礦體賦存條件、邊坡高度、巖層條件、礦區構造等自然危害因素的影響,以及選用的采裝運輸設備和清掃設備等的操作安全需要,將露天采場最終邊坡角定為55°,最終邊坡階段高度20m(并段后),最終臺階坡面角75°,安全平臺寬7.2m。    2)設計安排在最終邊坡附近爆破時,為保護邊坡,必須采取控制爆破和減震措施。采用減少后排孔裝藥量、縮小炮孔直徑或予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措施,降低爆破對最終邊坡的破壞。    3)臨近最終邊坡的采掘作業,必須按設計確定的寬度預留安全、清掃平臺,保持階段的坡面角,嚴禁坡底超挖。局部邊坡發生坍塌時應及時報告有關主管部門,并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每個階段采掘結束時,均須及時清理平臺上的疏松巖、土及坡面上的浮石和傘巖,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    4)對安全平臺上的坍塌或滑落物,應及時進行清掃。    5)對邊幫應定期進行安全穩定性檢測,特別是在雨季,應設專人進行定期巡視檢查,發現坍塌或滑落征兆時,必須及時采取保安措施,并報告主管部門。7.5.4防排水措施    本礦山為山坡露天礦,大氣降水和開采涌水可以通過自流排出采場,對礦床開采影響不大。

    7.5.5消防設施及安全措施    1)主要設備如汽車、挖掘機等應配備滅火器材;設備加注燃油、潤滑油時,嚴禁吸煙和明火。    2)禁止在設備上或近旁存放汽油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用汽油擦洗設備,使用過的油紗等易燃材料,應妥善管理。    3)設計礦山高位水池兼有消防用水量。    4)儲油間、汽車停放區域內及附近嚴禁吸煙和明火等。7.5.6運輸安全措施    1)特種設備如汽車、鑿巖機、潛孔鉆、挖掘機等必須建立設備檔案,并向縣、市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其操作工人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后持證上崗。    2)礦山必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比如:鑿巖機、潛孔鉆、汽車等操作規程,各工藝過程、各工種技術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等。    3)汽車在排土場內排卸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在同一地段不準同時進行卸載和推排作業;卸排作業場地應經常保持平衡,并保證有3%5%的反坡,汽車、前裝機卸載平臺的邊緣應有牢固可靠的擋車設施。    4)自卸汽車嚴禁運載易燃、易爆物品,駕駛室外平臺、腳踏板及車斗不準載人,禁止在運行時升降車斗。    5)車輛在礦區道路上宜中速行駛,急彎、陡坡、危險地段應限速行駛,急轉彎處禁止停車。    6)霧天、煙塵彌漫影響能見度時應開亮前黃燈與標志燈,并靠右減速行駛,前后車距不得小于60m。視距小于30m時,應靠右暫停行駛,并不得熄滅車前后的禁示等。    7)裝車時,禁止檢查、維護車輛。駕駛員不得離開駕駛室,不得將頭、手臂伸出駕駛室外。7.5.7爆破安全措施    礦山采用中深孔爆破,采取如下安全措施,以保證爆破的安全進行。            

    1)進行爆破,必須編制爆破設計說明書。爆破說明書必須按《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和當地公安部門的規定進行設計,由單位總工程師或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礦山爆破必須嚴格按《爆破設計說明書》進行。

    2)在有邊坡滑落危險、爆破參數或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危及設備或構筑物安全而無有效防護措施、危險邊界未設警戒、未嚴格按《爆破安全規程》做好準備工作等禁止進行爆破工作。    3)禁止進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業的人員穿化纖衣服。遇雷雨時應停止爆破作業,并迅速撤離危險區。    4)嚴禁在殘眼上打孔。    5)爆破工作開始前,必須按爆破飛石對人員的安全距離確定危險區的邊界,并設置明顯的標志。危險區內人員必須全部撤出或進入掩體內避炮。在危險區邊界設置崗哨,使所有通路處于監視之下,每個崗哨應處于相鄰崗哨視線范圍之內。    6)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和視覺信號,使危險區內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爆破信號應符合《爆破安全規程》中的要求。應使全體職工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圍、警戒標志和信號的意義。    7)露天爆破后,若無盲炮,應從最后一響算起,不少于5min才準進入爆破作業地點檢查。若不能確認有無盲炮,應從最后一響算起,不少于15min才準進入爆破作業地點檢查。爆破后,須經安全人員認真檢查工作面安全情況,確認爆破地點安全后才準恢復作業。7.5.8爆破器材加工、儲存安全措施    1)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的爆破器材。礦山購買、運輸、儲存、使用爆破器材,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    2)起爆雷管的加工應在專用房間加工,嚴禁在爆破器材存放間和爆破作業地點加工。加工起爆藥包和起爆藥柱應在爆破作業面附近的安全地點進行,加工數量不應超過當班作業需用量。起爆管和起爆藥包的加工符合《爆破安全規程》規定。7.5.9防噪聲、防塵措施    礦山生產主要噪聲來自采場鑿巖、爆破、采裝、運輸等工藝環節。穿孔鑿巖、采裝運輸等設備在采場內分散作業,距居民區較遠,執行類噪聲標準不超標。    而采場爆破噪聲,在控制一次爆破裝藥量的前提下,采用松動爆破,聲音不大。由于爆破噪聲是瞬時的,對環境不構成影響。    粉塵主要來自采礦場鑿巖、爆破、采裝、運輸等作業過程,設計中對各產塵點均采取了防塵、抑塵或除塵措施。    鑿巖機采用濕式鑿巖,采裝作業場采用灑水降塵。礦山配備灑水車,對公路經常進行灑水抑塵。采用松動爆破,正確選擇爆破參數可降低爆破產生粉塵。防塵用水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由地表生產、生活、消防高位水池直接供給。水質符合衛生標準要求,水中固體懸浮物應不大于150mg/L,PH值應為6.58.5。    接塵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防塵口罩阻塵率應達到I級標準要求。7.5.10抗震措施

    建筑物按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進行設計。

    7.5.12其他安全措施

    采礦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受到的打擊、傷害、高處墜落是采礦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事故。所以必須保證各生產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轉,采礦工人進入采場要配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此外還應該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訓,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素質,減少事故的發生。    采場機械設備的傳動部分均要設置安全防護罩或防護隔欄。在容易發生傷害和電傷的電氣開關、控制箱等危險地點外應設置安全標志。    礦山閉坑前,進行植樹綠化,采場最終邊幫角不符合設計要求者要提前處理,防止坍塌、滑坡現象。    礦山必須健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礦長對本礦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礦山必須建立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礦山還必須加強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7.6 醫療設施

    礦山設有醫務所、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可以進行一般治療和工傷處理。傷勢嚴重者及時送醫院治療。7.7安全機構設置及安全培訓    礦長對本礦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礦山設安全科、環???,負責全礦安全技術和環保工作,各設科長一人,專職安全員2人,負責礦山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爆破安全規程》以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同時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訓,采取必要的安全勞動保護措施。    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技術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技術工作負責。各職能機構對其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礦山設兼職救護隊和消防隊,配置必要的裝備、器材和藥物。救護隊和消防隊應定期進行訓練并對職工進行自救互救訓練。    礦長和專職副礦長領導本礦的安全生產工作。礦長、負責安全技術的副礦長、總工程師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和考核,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安全科長和專職安全員,必須經過不少于1個月的專業培訓,并經考核取得合格證書。職工培訓工作由專職副礦長負責。    礦山應對職工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和安全法規知識,進行技術和業務培訓。職工經考試合格方準上崗。對所有干部和工人,每年至少接受20h的安全教育,每3年至少考核一次。新工人必須進行不少于40h的礦、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及格后,由老工人帶領工作至少4個月,熟悉本工種操作技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調換工種的人員,必須進行新崗位安全操作教育的培訓。    特種作業人員,要崗位,重要設備與設施的作業人員,都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和專門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或執照后,方準上崗。人員培訓、考核、發證和復審,應按有關規定執行。7.8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礦山安全科應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爆破安全規程》以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結合本礦山的實際情況制訂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各部門、車間各級人員應制定崗位操作規程和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有:

    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2)安全目標管理制度;

    3)安全例會制度;

    4)安全檢查制度;

    5)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

    6)設備管理制度;

    7)危險源管理制度;

    8)事故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9)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0)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

    11)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1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3)事故管理制度;

    14)應急管理制度;

    15)安全標準化管理制度;

    16)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17)安全獎懲制度;

    18)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等;

    19)交接班制;

    20)節日值班制;

    21)特殊作業管理制度;

    22)危險物品、材料管理制度。

    7.9安全專項投資估算

    礦山安全專用工程設施、裝備投資估算如表7-1所示。           礦山安全專用工程設施、裝備投資估算       7-1

    序號

    項目名稱

    投資額(萬元)

    1

    采場防洪溝

    2

    2

    各種消防設備和器材

    1.5

    3

    高位水池(兼消防)

    4.5

    4

    供水管道(兼消防)

    1

    5

    采場除塵設施

    1

    6

    急救設備

    2

    7

    個體防護器具

    1

    8

    職工安全技術培訓

    0.5


    合計

    13.5

    7.10預期效果評價及建議

    礦山生產規模為采礦15×104m3/a,露天邊坡最大高度230m。

    礦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簡單,適宜露天開采,開采條件良好。因此礦山只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爆破安全規程》等,加強安全管理,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認真進行安全工作的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實現安全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可以預防并且避免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

    本設計是為礦山辦理采礦許可證而進行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設計,對危險、有害因素的分析及安全措施的設計尚不夠詳盡完善。因此建議礦山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9年20號令的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爆破安全規程》等。加強安全管理,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8、開發利用方案簡要結論

    8.1開發利用方案簡述

    礦山采用公路運輸開拓,采用挖掘機裝車、汽車運輸。具體如下:

    1)礦區范圍內保有資源儲量(333) 類礦石量207.4877×104m3。

    2)露天境界內圈定的礦石量為(333) 類礦石量125.0851×104m3。

    3)預可采儲量為122.5834×104m3(考慮98%的礦石回采率)。

    4)回采率:98%。

    5)廢石混入率:2%。

    5)礦山設計規模:采礦15×104m3/a。

    6)礦山服務年限:8.34年。

    7)設計礦山最終產品:建筑石料用灰巖礦。

    8)采礦方法:露天臺階法開采,中深孔爆破。

    9)露天邊坡角:55°。

    8.2綜合評價

    8.2.1投資估算

    本項目需要修建上山公路和進行少量基建剝離,形成臺階,從上向下開采。估算的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流動資金30萬元,項目總投資為3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構成:

    基建剝離              30萬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    10.00%

    土建工程              30萬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    10.00%

    設備購置及安裝       180萬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    60.00%

    其它                60萬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    20.00%

                      300萬元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      100%

    8.2.2成本估算

    根據甲方提供的礦山實際生產資料,測算本礦山礦石生產成本為30元/m3,售價為40元/m3。成本構成如下:

    材料費            8元/tm3

    工資              8元/m3

    動力              8元/m3

    維簡費            4元/m3

    車間經費          2元/m3

    合計             30元/m3

    8.2.3經濟評價

    設計礦山建設期1.0年,采礦規模為15×104m3/a, 礦山服務年限8.34年。

    礦山達產后,正常年銷售收入600萬元,年總成本450萬元,年銷售稅及附加費48萬元,年繳資源稅40萬元,年銷售利潤62萬元,年上繳所得稅15.5萬元,所得稅后利潤46.5萬元。投資利潤率為18.79%,所得稅后利潤(包括折舊、攤銷)的投資回收期為6.32年(含建設期1.0年)。

    9、問題和建議

    礦山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綜合治理的礦產資源政策,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充分利用和保護好礦產資源。


    技術經濟指標表

    序號

      

    單位

     

     

    地質




    1

    礦山保有資源/儲量

    ×104m3

    207.4877

    333

    2

    露天開采境界內礦石量

    ×104m3

    125.0851

    333

    3

    予可采儲量

    ×104m3

    122.5834


    采礦




    1

    生產規模

    ×104m3/a

    15


    2

    服務年限

    a

    8.34


    3

    開拓方式

    公路開拓


    4

    采礦方法

    露天臺階法開采

    5

    露天邊坡角


    55°

    6

    安全平臺寬度

    m

    7.2


    7

    回采率


    98%


    8

    廢石混入率


    2%


    建設期

    1


    總投資

    萬元

    330

    含流動資金30萬元

    年銷售收入

    萬元

    600


    年總成本

    萬元

    450


    年稅金及附加

    萬元

    88

    其中資源稅 40

    年銷售利潤

    萬元

    62


    投資利潤率

    %

    18.79


    年上繳所得稅

    萬元

    15.5


    十一

    稅后利潤

    萬元

    46.5


    十二

    所得稅后投資返本期

    a

    6.32

    含建設期1 年

     

     

     

    1、概述---------------------------------------------------------------------------------1

    2、礦產品需求現狀和預測---------------------------------------------------------3

    3、礦產資源概況--------------------------------------------------------------------4

    4、主要建設方案的確定-----------------------------------------------------------7

    5、礦床開采--------------------------------------------------------------------------9

    6、環境保護------------------------------------------------------------------------13

    7、安全技術與工業衛生---------------------------------------------------------15

    8、開發方案簡要結論------------------------------------------------------------28

    9、問題和建議---------------------------------------------------------------------30

    附:技術經濟指標表---------------------------------------------------------------31

    附圖:

    1、地形地質圖--------------------------------------------------------------G8758-1

    2、總平面布置及露天開采終了圖---------------------------------------G8758-2

    3、采場剖面圖---------------------------------------------------------------G8758-3

    4、露天采礦方法圖--------------------------------------------------------G8758-4

     

     

     

     

     

    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G8758

     

     

     

     

     

     

     

     

     

     

     

    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莊)

                    SIN0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單位地址:(ADD)河北省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08         郵政編碼:050021

    聯系電話:(Tel(0311) 81585339                             真:(Fax)(031181585340

    shijiazhuangrd@sinosteel.com

     

     

    平山縣黃米草坪建筑石料用石灰巖礦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G8758

     

     

     

     

          長:支  

    主管副院長:陳戰強

    項目經理:梁志強

     

     

     

     

     

     

    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莊)

         SIN0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2010年11月

     

     

    參加編制人員名單

     

    專業        主要編制者       審核人        分院院長

    地質          溫小亞         趙福平         陳戰強

    采礦          張延國         劉振國         陳戰強

    安全環保      梁志強         張明旭         陳戰強

    概算          梁志強         張明旭         陳戰強

    技經          梁志強         張明旭         陳戰強

     

     

     

     


    熱門文章
    久久美女全裸视频,天天射天天斗天天日天天干,mmm看黄片com,欧美人天天打炮天天肏屄天天插射